以信念破局,以使命致勝 | 宇航工業交換機營銷團隊全員培訓紀實
3月9日,一場關于“工業通信人的信仰與戰場”的培訓,在宇航深圳總部燃情開講。工業通信領域實戰專家、國產化先鋒—曹宏喜老師,以二十年與外資品牌“拼刺刀”的實戰經驗,為宇航全體營銷人員帶來了一場穿透靈魂的思維盛宴。
二十年“拼刺刀”,國產品牌終迎曙光
會議伊始,曹宏喜老師從90年代外資壟斷的困境講起:芯片斷供、技術封鎖、天價維修費……國產工業交換機從夾縫中起步,靠的是一代人的血性與堅持。 曹老師的聲音鏗鏘有力。從貼牌代工到自主研發,從被質疑到被信賴,他帶領團隊用20年撕開外資壟斷的口子,讓“國產化”從口號變成底氣。 讓我們也感受到:“沒有國產化的突圍,就沒有中國工業通信的今天。”
銷售不是買賣,而是使命的傳遞
“銷售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,沒有之一!”培訓現場,70余名宇航營銷人無一人分神。當曹老師講到“銷售的真諦”,有人笑中帶淚,有人攥緊拳頭—“永遠高唱我歌,不卑不亢!”國產化設備替代的背后,是幫企業擺脫“卡脖子”風險;“隨時準備著,進京趕考!”從工程師到銷售員,每個人都是中國工業通信崛起的“火種”。從國產化到全球化,“國產化的終點不是替代,而是超越!”
面對未來,宇航也制定了自己方針:
市場化攻堅:打破“國產=低端”偏見,用品質與服務重塑行業標準;
平民化普惠:讓中小企業用得起、用得好,終結外資暴利時代;
全球化突圍:帶著全國產交換機出海,與歐美巨頭正面交鋒。
宇航的使命,是把中國技術釘進世界工業通信的版圖!”
使命與傳承,我們為何熱淚盈眶
一天的培訓,沒有人提前離場。當曹老師展示20年前泛黃的設備圖紙時,當他說起團隊在零下30℃的戈壁調試設備時,當屏幕上閃過“國產化率100%”的檢測報告時……掌聲與淚水背后,是70顆被點燃的心。“原來我們賣的不是交換機,是中國工業的脊梁!” 一位95后銷售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。感謝曹宏喜老師,用二十年傷痕與榮光,為國產品牌鋪路! 培訓精彩片段(部分篩選)